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公平贸易

信息动态

内外合力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压力

发布日期:2018/7/23 10:25:45   共阅[755]次

,

“中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更加复杂严峻,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难度加大。”近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形势课题组在分析国际经济形势时指出,今年上半年,尽管世界经济维持温和增长态势,但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放缓,美国挑起贸易摩擦、美联储持续加息、中东地缘冲突等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多,国际贸易增速下降,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且主要经济体在经济增长、通胀水平、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等方面呈现明显分化。对此,中国应着力应对经济增长压力,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放在突出位置,集中力量补好发展短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风险凸显

上半年,世界经济的风险隐患明显上升,突出表现为美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和新兴经济体债务高企,这也增加了中国外贸、投资等经贸合作风险。课题组认为,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扩大出口面临更多阻力。美国发起贸易摩擦将导致中国出口特别是对美出口遇到明显阻滞。目前,美国贸易保护对中国钢铁、光伏等产品的出口影响已开始显现。同时,新兴市场国家是中国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减轻对美国市场依赖的重要借助,若新兴市场国家债务风险爆发、经济增长势头受到遏制,将使中国出口受到更多制约。二是利用外资面临更多挑战。在美国实施贸易保护和鼓励制造业回流的背景下,欧美大型跨国公司将全球价值链部分环节特别是高技术环节布局在中国可能面临更大的贸易保护风险。美联储加息将推动美元升值、提高美国国内资产收益率,其与美国贸易保护措施产生叠加吸引力,将导致跨国投资向美国回流意愿增强,对中国扩大利用外资特别是利用高技术投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不利影响。三是与新兴经济体的经贸合作风险上升。不少债务风险较高的国家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一旦发生危机,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将受到严重影响,货币急剧贬值,资本大量外流,中国在这些国家投资合作项目的盈利能力将大幅下降,一些重大项目或面临停滞乃至中断的风险。

主动应对

面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动荡,中国须强化忧患意识,主动作为,密切跟踪国际市场走势,及时做好各种危机情况的研判推演,努力营造于我有利的外部环境。对此,课题组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内外合力着力应对经济增长压力。短期内以大幅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为重点,构建出口竞争新优势,坚定不移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减少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动内外资法律法规统一,减少各个行业管理部门的前置准入许可,着力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在税费、审批、监管等方面提高透明度,有效增强内外资企业投资意愿。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是应对经贸摩擦等外部冲击的最大优势所在,应把加快结构调整和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积极鼓励高品质多样化消费,有效挖掘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潜力,以需求升级带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减少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国家构建自贸区,探索通过货币互换等方式构筑金融安全网络,与新兴市场共同应对外部冲击和金融风险。

当前,要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放在突出位置。中国需强化对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预研,深入评估当前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可能给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带来的冲击,逐步在宏观审慎框架下纳入资本管制措施。同时,主动释放压力,密切关注汇市、股市、债市、房地产市场变化和风险传导,切实防止交叉感染,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系金融风险底线。此外,稳步有序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应对外部冲击,根本上需要具备过硬的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课题组强调,宜聚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逐步补好发展各项短板。在避免加重债务风险的前提下,联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逐步补齐基本公共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短板,不断激活投资潜力,逐步释放消费需求,大力挖掘国内市场空间,深度拓展中国应对外部风险的回旋余地。

信息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