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动态

行业资讯

业内动态

浙江桐庐投入1200余万元将“石材之乡”百亩矿山变良田

发布日期:2018/10/29   共阅[1110]次

, 近日,桐庐县钟山乡仕厦村迎来了一场丰收盛会。仕厦村口百亩梯田金黄一片,伴随着“刷刷”的声响,一簇簇稻秆应声倒下,村民们在田间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庆着秋收的到来。

如此热闹的秋收场景,让人很难想象,3年前,这里仍是一片“山体裸露、水土流失、旱不能灌、涝不能排”的荒坡。

废弃矿山变良田

“真没想到,我小时候去打柴的荒坡也能变成这样…”站在结满彩色风车的田间绿道上,眼前是金黄色的稻田,仕厦村村民程爱春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

复垦这片荒坡,钟山乡用了3年。“我们属于典型的山区乡镇,别看很多山上绿植满布,但一铲子下去,全是坚硬的岩石,泥土只有薄薄一层,天生良田少,生态环境较脆弱。”钟山乡党委委员毛晓红说。

靠山吃山。在漫长的岁月里,良田不多的钟山乡百姓靠石材、木材生意,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但无序的采矿和砍伐,也让家乡的绿水青山变得满目疮痍。

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破坏的不仅是钟山乡的“面子”,还影响到全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桐庐立下“生态立县”的发展理念,钟山乡也开始谋求绿色崛起,环境治理势在必行。

“近年来,以‘增良田、保生态、惠民生’为主题,我们开展了‘千亩水田、万亩耕地’垦造计划,持续对荒坡、废弃矿山开展复绿、复垦工程,成效显著。”毛晓红说。

通过旱地改水田和造田造地工程,仕厦村村口新增水田120亩,旱地60亩,光秃秃的荒坡种上了水稻、蓝莓等作物,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这百亩良田间,乡政府还修了一条沿田绿道。程爱春告诉记者,每天傍晚,来这里散步的村民络绎不绝。“不仅风景好了,村民还能多一个散步休闲的地方,生活幸福感也提升了!”

仕厦村村口工程也因此成为市级示范美丽田园体验区建设项目。

“在杨家山废弃矿山复垦工程中,我们放弃原本能产生上亿元利润的优质矿山资源,先后投入1200余万元,将矿山周边的农用地、未利用地、集体建设用地进行综合开发整理。”

治理后的杨家山废弃矿山,新增水田90余亩。“新增的水田,路相通、渠相连、田成方,整齐划一,单块田平均面积更是达到2亩以上,适合机械化操作。”毛晓红说。

今年10月,杨家山废弃矿山也迎来了第一次丰收。

截至目前,钟山乡共完成旱地改水田424亩,建设用地复垦水田175亩,废弃矿山治理造水田96亩。荒坡、废弃矿山,再次变得生机盎然。


传统石材产业蜕变,从“无序”变得“可持续”

现在,驱车在乡里行进,除了风声,只听得到鸟鸣。这不禁让人疑惑,作为浙江有名的“石材之乡”,为何乡境内竟丝毫听不到采矿凿山的声响?

一打听才知道,“全乡4个早期开设的矿山已全部关停,140多家石材企业如今仅剩60家,且全部进行了整体提升。”钟山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朱欣明说。

在规范整治石材行业的过程中,钟山乡还摸索出一套“污水污泥循环利用”处理方案。“通过在污水中滴入氯化铝,石材企业可以对水和污泥进行分离沉淀。”

分离后的水,会汇聚到其中一个池体内进行循环利用。而沉淀在另一个池中的污泥,自然晾干后会被运至指定填埋场进行填埋。填埋场设有专人管理,定期对污泥进行覆土覆绿。

不仅如此,2017年,钟山乡还引进了石材污泥综合处理项目。通过这种处理技术,部分干化后的污泥可用来制造高分子瓷砖粘合剂等产品。“正式投产后,预计每月处理石材企业污泥300吨,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朱欣明说。

在仕厦村村口工程附近,记者发现了许多惟妙惟肖的石狮子。毛晓红告诉记者,这都是乡里石雕师傅的作品,之后会进行售卖。

为了生存,长久以来,勤劳的钟山乡民们练就了雕刻石头的本领。大到亭台楼阁、石狮子,小到茶托、盆栽…原本几十块钱的原材料经过加工后,价值能翻上好几百倍。

2017年,钟山乡成功创建省级非遗主题小镇,主要发展方向就是石雕。今年年底前,“钟山石雕展陈体验馆”也将建成使用,用于展示钟山精品石雕,传承石雕文化,传播石雕技艺。

                              来源: 浙江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