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业内动态
做石头的“代言人”
发布日期:2023/4/19 共阅[3591]次
,
刘良,泉州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泉州市第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石材业商会会长,厦门市石材商会会长,厦门山东商会会长,全国石材行业“十二五”创新领军人物,获中国石材金钥石奖——特别成就贡献奖,他打造的综合性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荣获福建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的称号。
一边是石材在工程及家装领域的制造销售业务全面发力,一边是倾注数年心血打造的全球首个石主题自然历史博物馆正加快发展的步伐。作为业界的先行创新者,英良集团董事长刘良不断在石材企业家和博物馆运营者间转换身份。
一边是石材在工程及家装领域的制造销售业务全面发力,一边是倾注数年心血打造的全球首个石主题自然历史博物馆正加快发展的步伐。作为业界的先行创新者,英良集团董事长刘良不断在石材企业家和博物馆运营者间转换身份。
从石材商人到“石业”企业家,再到石文化、化石自然科学的“布道者”,他给自己的定位是“石僧”。终其一生奋斗不止,不断挖掘石头的产品价值、艺术价值及收藏价值。“今生便只念这部‘石经’了”。□本报记者 王宇静 文/图
下好石材产业链“这盘棋”
上世纪80年代末,一张厦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让刘良只身从老家山东来到了沿海之城。在生物系学习四年毕业之时,他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期,闯入看似“不务正业”的石材商贸领域。
1999年,随着国内石材进出口贸易逐渐升温,在贸易公司石材部工作的刘良决定“自立门户”,成立自己的公司——厦门英良石材有限公司。创业之初,公司主要做出口业务,把中国的石材卖到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随着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推动各地新一轮的大兴土木,刘良和同行们开始纷纷走出国门,意大利、印度、土耳其、德国……全球石材及技术展会上的中国面孔也越来越多。
居安思危,刘良在公司快速发展期就开始提前布局“换道”。他创新推出“Q-F-C”石材产业链模式,聚焦矿山(Quarry)、加工制造(Factory)和客户(Customer)三个核心环节。其中,矿山是起点,是整个石材产业链的源头,加工制造是将石材从自然资源转化为产品的核心环节,而客户是产业链的终端,主要包括工装和家装两类客户。各核心环节间通过商贸和物流(Trade & Logistics)链接。“Q-F-C”就像一个石材产业链棋盘,刘良是加工厂和客户之间的贸易商,为他们服务,也受制于他们。他拈起自己这颗棋子,反复掂量,下一步究竟应该落在哪里?最后,他将目光盯在了“加工制造”上。2003年,英良大理石加工中心在南安水头开工。彼时的水头镇大大小小的加工厂林立,刘良依靠与同行分享前期做贸易积累的客户资源,为水头带来更多的订单,在共赢中慢慢站住了脚跟。
一直在当石界的“鲶鱼”
随着制造产业的深入,身处制造丛林的刘良再次感到了危机。如何在同质化中脱颖而出?他拈起棋子,落在了石材业仍无人问津的“品牌”领域:“我想把英良品牌打造成石行业的路易威登,创造新的品牌价值。”
他带领团队奔波于世界各地,足迹遍布非洲、南美、中东、印度、欧洲,用了近三年时间,搜集了30个国家200多种石材珍品,将仓库填满。2012年,从英良仓库出来的石头,已经卖到几千元一平方米了,而当时同行的石头也就卖百八十元。
2012年,当时省里组织工作检查,相关领导要来英良参观。一开始刘良有些顾虑,原本只想闷声发财,担心被模仿,仓库还设了密码,谢绝同行参观。可是领导的一句话点醒了他:独木难成林,要把格局放大一点,产业发展遇到瓶颈,需要有“鲶鱼”来释放新活力,这样才能成就满园春色。“你敢当这条鲶鱼吗?”实践证明,开门迎客,与同行同碰撞、共成长的路子是对的。刘良创建的首个石材品牌“五号仓库”成就了英良新一轮发展,也引领更多同行踏上品牌设计之路。“我这条‘鲶鱼’当定了,不再担心被模仿,而是不断前行。”
作为一家石材企业,他这条“鲶鱼”已不再满足于在一个小池子里折腾了,响应国家及地方转型升级的号召,立足本业,刘良再次创新开辟全新赛道。2019年,耗时数载,全球首个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在水头落成,多项重大发现在科研界、媒体界引起很大反响。刘良组建全新科研、策展新团队从石材企业跨入“新石器”时代,依托国际国内的科学界力量,凿开石头亮出地球的“笔记本”,成为石头的“代言人”。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刘良说,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上,只有石头是自始至终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而英良及其伙伴要做的不过是让它们回到原来的功能角色。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不但能唱出建筑之美、家居设计之妙的“民谣”,也能奏响地球演变、人类进化的“生命交响曲”。一块石头,一种文化,一个产业,一座城市。石材产业是福建省特色产业,占南安年GDP的20%。借助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平台,在工业旅游版块里,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了这个新赛道,从挖掘石材价值本身,影响到一座城市的产城人文融合发展,作为新泉州人,刘良乐见于此。
回首过往,刘良不禁感慨,人生每一步都算数。正是因为有着生物专业的积累,进入石材产业之后,他才能独具慧眼,不只看到石材的建筑产品价值,而且看到其具有的文化属性以及自然科学性。“我最大的心愿就是退休后,可以在博物馆里当个讲解员,一遍遍地向来者讲述石头的故事。”
企业家说
欧洲有很多石头古建筑,欧洲人在某种程度上比我们中国人更了解石头,所以有更多人愿意使用石头。这也是我们应该去学习的地方,学习如何把石材文化讲得更透、更好。石材有远古的历史,需要有更多元的表达方式,建博物馆就是方法之一,可以用更直观更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石材科普,讲石头的故事。
——刘良